编者按
由衡阳市纪委监委编纂的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该书精选自汉唐以来至近现代衡阳历史上的清官廉吏50人,用近30万字忠实还原这些优秀人物的廉洁故事,以平实、朴素、凝练的语言,客观反映了植根于衡阳大地悠久的廉洁文化。近期,清风衡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将同步讲述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书中的故事。
赵抃(1008—1084),字阅道,号知非,谥号“清献”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)人。他出身贫寒,27岁中进士,经历仁宗、英宗和神宗三朝。官至殿中御史、参知政事、太子少保等职,亦先后出任河南、四川多处地方官员,所任官职很多是令人眼红的肥差,但他始终能做到心无贪念、廉洁为官,从不为自己谋私利。《宋史》记载,赵抃与包拯,两人曾同在御史台任职,工作中都不避权贵,赵抃被称为“赵铁面”,包拯被称为“包青天”。
▲赵抃
赵抃:不避权贵,为政简易
宋仁宗景祐元年(1034),赵抃登进士第,除武安军节度推官(选拔人才的官员)。历知崇安、海陵、江原三县,通判泗州。至和元年(1054),召为殿中侍御史。赵抃在朝间,勇于履职,弹劾不避权贵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他说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,错失太多;宣徽使王拱辰与手下人都颇有不法行为;枢密使王德用、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。在他的弹劾下,这些人都被罢免。
前任宰相贾昌朝出判大名府,赵抃要检查府库。贾昌朝派人来劝告说:以前的监司是从不检查我的库藏的,没有先例怎么办?赵抃说:大名府不查,其他地方就不会服气。便坚持检查,贾昌朝非常不高兴。因不能按期招募足够的义勇乡兵,800多名官吏面临受罚,赵抃奉诏督责此事,回报仁宗说:河朔地区由于连年丰收,所以乡民应募的少,请从宽处理那些官吏,等到农闲时再说。仁宗允准。到期后,按规定应追责者被免予处罚,义勇也招募足够。贾昌朝才羞愧地对赵抃心悦诚服。
赵抃治理睦州时,大力推广分水县知县江震实施的保甲制,总结百姓自治管理的经验。他以“监狱空虚,案件少”为标准来考核知县执政能力,并以诗明志,“人为闲郡我为荣,僚友多欢事少生”。他大力培养选拔官员,向朝廷推荐了寿昌知县郑谔等11位优秀官员,并立下“保举的官员提拔使用后,不如推荐得那样好,敢当同罪”的承诺,白纸黑字,掷地有声。赵抃是中国倡导建立官员考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先行者。
赵抃赴任成都转运使时,单人独骑,随身只带一琴一鹤。宋代大学者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卷九载:“赵阅道(赵抃)为成都转运史,出行部内,唯携一琴一鹤,坐则看鹤鼓琴。”《宋史·赵抃传》:“帝曰:闻卿匹马入蜀,以一琴一鹤自随。为政简易,亦称是乎!”他的轻车简从体现了为政简易的作风,一琴一鹤则流露出高洁的情怀。后来“一琴一鹤”演变为一个成语,用来比喻为官清廉,为政简易。
赵抃为政之简,简的是繁文缛节和官场流弊。凡是可以直接办理的,他不批给下属。基层来请示汇报的,他充分授权以提高效率。他的简政不是懒政,而是为了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民生之事。他以民生安宁为至上,以增加民众财富为要务,对为民纾困考虑极为周全。“蚤夜惫心力不少懈,事细巨必躬亲。”宋代散文家曾巩的《越州赵公救灾记》一文中给予高度肯定。文章说的就是赵抃未雨绸缪、察灾救灾的故事。曾巩称赞赵抃在救灾中体现的“仁”和“法”,足以作为当时和后世的典范:“其施虽在越,其仁足以示天下;其事虽行于一时,其法足以传后。”
在赵抃的晚年,苏轼写了一首《赵阅道高斋》诗,对赵抃勤政廉政的一生作出总结,说他一心为公,劳苦功高;道德纯淳,心中已无存高下;功成不居,弃功名富贵如弃秋毫;人品高尚,如“长松百尺”。在赵抃去世后,苏轼又应赵抃之子赵屼的请求,撰写《赵清献公神道碑》。此碑全文洋洋洒洒3000余字,详细记述了赵抃的一生,其为人“和易温厚,周旋曲密,谨绳墨,蹈规矩,与人言,如恐伤之”;为官“弹劾不避权幸,京师号公铁面御史”;为政“诚心爱人,所至崇学校,礼师儒,民有可与与之,狱有可出出之”。在苏轼眼里,“东郭顺子之清,孟献子之贤,郑子产之政,晋叔向之言”赵抃“兼而有之”。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赵抃深深的敬意与真诚的赞美之情,若不是发自内心,是绝难写得如此公允而到位的。
赵抃在位时无暇游览大好河山,退休后,在儿子赵屼的陪同下,遍游江南名胜,并来到衡山县第六都城前(今岭坡乡城前村)授徒讲学,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好评。他还把小儿子留在了这里。
元丰七年(1084),赵抃逝世,享年76岁。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衡山赵氏将其讲学之处,建成“赵抃书院”,明嘉靖年间,更名“清献书院”,又名“城前书院”。民国时,赵氏三忠中学(现衡山四中)创办于此。
——节选自《廉洁时空50张衡阳面孔》